项目规模:公园基地总面积237.9公顷,本次规划设计面积36.8公顷。

设计时间:2013年-2015年

获奖情况:2017年度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项目三等奖、2016年度上海亦境优秀项目一等奖、2014年溧阳燕山公园二期景观提升设计方案中标

设计特色:规划从“山、水、景、城”相融共生的角度,激活“城市山林”,打造溧阳城市绿色新地标为目标,坚持以“山水结构自然化、合理化;户外活动主题化、聚集化;植物景观专业化、生态化;配套设施系统化、艺术化”为设计对策,确立集生态景观、运动健身、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全新定位,形成“一山、二水、三园、四界、五谷、十弯”的布局结构,展现“水绕燕山,绿映水中”的休闲山地公园景观风貌。 



坚持“在地建造”原则,

形成“山、水、谷、界、门”景观体系,

打造常州地区最具特色的山地公园




◎ 山 ◎

山——依托特有的山体资源,以康健体验为主题,通过植被种植形成绿廊,让慢行其中的游客体验“山林氧吧”的效果。

■山——依托燕山良好的山体资源,设置爬山蹬道。

■山——依托燕山良好的山体资源,设置全景漫步道。

■山——提炼燕山山型符号创作特色挡墙。



◎ 水 ◎

水——以水之灵动为主线,形成“水绕燕山,绿映水中”的山水城市景观。针对于现状问题,设计对水的“形、系、质”进行提升。


■水——生态水界面

■水——丰富的滨水界面,趣味的活动空间



?◎ 谷 ◎?

谷——结合园艺观赏、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生态养生,公园南部增设“芳香谷”“茗香谷”“熏香谷”三大植物花谷,并将休闲活动融入其中,进一步丰富全园的配套服务设施。

■谷——茗香谷

■谷——盈香谷



◎ 界 ◎

界——以“横向延展、纵向渗透、环向锦绣”为原则,将公园景观更好的融入城市空间,达到提升公园品质,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有效的缝合城市与公园的关系。

■界——公园与城市缝合的边界



◎ 门 ◎

门——依托临近宁杭高速和宁杭高铁的区位优势,沿燕城大道塑造溧阳城市形象大道。

■门——台地式入口

■门——流光溢彩的千米花坡入口




基于健康生活理念,

打造多层级、多感官的互动体验活动空间及配套设施。

设计强调参与者的观、触、闻、嗅、听等多感官体验;

设计中强调场地多功能利用,

塑造特色植物花谷,融入休闲活动,

打造一个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在同一时空不同需求的多类活动场所。

■公园配套管理建筑——火山岩表皮

■山林蹬道

■夕佳水阁——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将游人引入开阔的湖面

■框景——“湖山在望”

■溢彩云海——多彩花坡与活动广场呼应

■鸢飞春晓——人的视觉与嗅觉的互动

■竹径通幽——利用燕山山体废弃石材营建幽静的步道



基于低冲击设计(LID)理念,

强化公园的生态性。

建筑依山就势、融入山水景观体系中;

应用生物净水技术构建公园水循环体系。

通过配置雨水沟、雨水湿地、雨水花园等生态雨水设施,

提高园内水质,改善生态环境。

对植物生态系统进行梳理,围绕十里花道打造植物主题区。

充分利用现状黑松林塑造公园植物背景。

■就地取材——利用现场保留的石材垒砌挡墙,形成台地景观,功能与景观有机融合

■依山就势——利用山体高差,将配套建筑融入山体

■花溪叠瀑——公园雨水花园汇水池及雨水渗蓄沟

■鸢飞鱼跃——植物净化水体

■坐石临流——改造后的山体泄水渠


合作设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风景园林研究所


溧阳燕山公园东入口及南部景观提升工程

发布日期:2017-12-05
燕山公园是集生态景观、运动健身、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是联系溧阳主城片区与南北片区及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的重要节点,是环城绿廊的生态节点,是溧阳市重要门户。公园东入口及南部景观提升工程是溧阳城市生态建设的启动工程,是“生态溧阳”、“美丽溧阳”的引领者和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