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规模:公园基地总面积237.9公顷,本次规划设计面积36.8公顷。
设计时间:2013年-2015年
获奖情况:2017年度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项目三等奖、2016年度上海亦境优秀项目一等奖、2014年溧阳燕山公园二期景观提升设计方案中标
设计特色:规划从“山、水、景、城”相融共生的角度,激活“城市山林”,打造溧阳城市绿色新地标为目标,坚持以“山水结构自然化、合理化;户外活动主题化、聚集化;植物景观专业化、生态化;配套设施系统化、艺术化”为设计对策,确立集生态景观、运动健身、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全新定位,形成“一山、二水、三园、四界、五谷、十弯”的布局结构,展现“水绕燕山,绿映水中”的休闲山地公园景观风貌。
①
坚持“在地建造”原则,
形成“山、水、谷、界、门”景观体系,
打造常州地区最具特色的山地公园
◎ 山 ◎
山——依托特有的山体资源,以康健体验为主题,通过植被种植形成绿廊,让慢行其中的游客体验“山林氧吧”的效果。
■山——依托燕山良好的山体资源,设置爬山蹬道。
■山——依托燕山良好的山体资源,设置全景漫步道。
■山——提炼燕山山型符号创作特色挡墙。
◎ 水 ◎
水——以水之灵动为主线,形成“水绕燕山,绿映水中”的山水城市景观。针对于现状问题,设计对水的“形、系、质”进行提升。
■水——生态水界面
■水——丰富的滨水界面,趣味的活动空间
?◎ 谷 ◎?
谷——结合园艺观赏、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生态养生,公园南部增设“芳香谷”“茗香谷”“熏香谷”三大植物花谷,并将休闲活动融入其中,进一步丰富全园的配套服务设施。
■谷——茗香谷
■谷——盈香谷
◎ 界 ◎
界——以“横向延展、纵向渗透、环向锦绣”为原则,将公园景观更好的融入城市空间,达到提升公园品质,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有效的缝合城市与公园的关系。
■界——公园与城市缝合的边界
◎ 门 ◎
门——依托临近宁杭高速和宁杭高铁的区位优势,沿燕城大道塑造溧阳城市形象大道。
■门——台地式入口
■门——流光溢彩的千米花坡入口
②
基于健康生活理念,
打造多层级、多感官的互动体验活动空间及配套设施。
设计强调参与者的观、触、闻、嗅、听等多感官体验;
设计中强调场地多功能利用,
塑造特色植物花谷,融入休闲活动,
打造一个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在同一时空不同需求的多类活动场所。
■公园配套管理建筑——火山岩表皮
■山林蹬道
■夕佳水阁——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将游人引入开阔的湖面
■框景——“湖山在望”
■溢彩云海——多彩花坡与活动广场呼应
■鸢飞春晓——人的视觉与嗅觉的互动
■竹径通幽——利用燕山山体废弃石材营建幽静的步道
③
基于低冲击设计(LID)理念,
强化公园的生态性。
建筑依山就势、融入山水景观体系中;
应用生物净水技术构建公园水循环体系。
通过配置雨水沟、雨水湿地、雨水花园等生态雨水设施,
提高园内水质,改善生态环境。
对植物生态系统进行梳理,围绕十里花道打造植物主题区。
充分利用现状黑松林塑造公园植物背景。
■就地取材——利用现场保留的石材垒砌挡墙,形成台地景观,功能与景观有机融合
■依山就势——利用山体高差,将配套建筑融入山体
■花溪叠瀑——公园雨水花园汇水池及雨水渗蓄沟
■鸢飞鱼跃——植物净化水体
■坐石临流——改造后的山体泄水渠
合作设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风景园林研究所
公铁并行交通绿廊复合利用模式探索 ——溧阳生态森林走廊规划 | 亦境作品
南京紫金山庄景观提升工程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枝趣:山东省新泰市鲁新盆景文化产业园规划设计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美丽校园设计实录:昆山市彩叶化树种进校园建设工程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人工林带的游憩转型——松江银杏园设计
上海亦境筑园塑梦:AOE梦想乐园规划设计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高品质迎宾景观大道:昆山市长江路道路景观提升工程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人文共享空间:“昆小薇”行动计划之昆山市耘圃设计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千年渭水 生态畅想:西安西咸新区渭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新尚与活力:无锡惠山大道景观提升设计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上海松江九里亭景观更新规划与实践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浪漫共享街道:无锡锡山东亭路景观更新设计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活力东门:“昆小薇”行动计划之昆山市“稚趣街角&学区路”设计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江南水乡“壶天模式”的韧性建构:张家港大新镇新湖(公园)景观设计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乡村旅游发展的景观途径探索:溧阳 1 号公路选线与驿站设计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上海市松江区油墩港沿河休闲绿地景观设计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低成本乡村改造设计模式探索:微山县昭阳街道爱湖美丽村居项目一期工程设计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高密度城区绿地更新规划探索:蓝绿统筹--昆山市中心城区绿地评估与更新规划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老旧社区公园的蜕变——上海松江人乐花园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人工林带的游憩转型:上海松江方松体育公园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上海交通大学蔷薇园景观设计
上海亦境上海醉白池公园更新设计
上海亦境从绿带到珍珠项链——上海外环林带植物群落评估与更新研究
上海亦境江南运河的咽喉——镇江古运河中段景观提升设计
上海亦境记忆·融合·共生——串联黄浦江东岸的珍珠:上海黄浦江洋泾、中栈、耀华公园
上海亦境文之采 · 行于云——“故里” 游园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霓虹之上——溧阳1号公路驿站建筑及景观设计∣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水墨微花园——昆山北后街小游园∣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上海黄浦江洋泾/中栈/耀华公园设计|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诗意水乡 · 常嘉高速周庄互通区域景观设计∣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上海市松江区油墩港(新松江路-文诚路)沿河休闲绿地景观设计
水清花影叠,芷岸绿带舞太仓港区七浦塘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杉陌芦花,鸢飞鱼跃昆山市中心城区高板桥建筑景观设计
妆点老城区的咫尺绿心湾溪公园的“有机更新” | 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上海醉白池公园景观优化工程
上海亦境错过了武大樱花,就不要再错过交大蔷薇∣亦境作品
上海亦境通往瓦屋山的幸福之路——溧阳市乡村旅游公路绿化景观概念设计
上海亦境亦境作品︱山水田园蕴诗韵——溧阳天目湖大道
上海亦境长江(镇扬河道段)焦北滩农业园规划设计
以“香林花圃”为主题的实验性景观岛屿张家港市南丰镇四干河(建工大道-南丰西路)沿河景观带设计
生态、整体、关联——演绎水之情怀溧阳长山大道景观设计
竹语山水·印象天目张家港大新镇新湖(公园)景观设计
上海亦境老公园 新风貌——上海松江区泗泾公园综合改建设计
上海亦境江阴林荫大道景观设计 | 亦境作品
林荫 园艺 水韵嘉善白水塘、孙家桥、新区中央公园工程(二期)滨河公园方案设计
一园一韵、一廊一品泰州凤城河西南城河景观设计
水城一体,还河于城【亦境作品】农业科技园类:镇江焦北滩休闲农业园
上海亦境江西南昌旭岚春天景观规划设计
晨岚春晓,山水谐秀南宁吉祥凤景湾景观设计
轴线上的景观盛宴昆山市夏驾河“水之韵”城市休闲文化公园
连接、渗透、聚合天原公园(长宁区老年公园)改造设计
一个有温度的公共景观空间温州龙港镇巴曹A1地块新城国际景观设计
栖居、乐居、雅居江苏溧阳天目湖健康养生园景观规划设计
聆听山与水的景观对话,打造山居、水居的江南图景张家港市新泾路绿化景观设计
生态脉络,链式景观泰州溱湖大道景观改造设计
因水制宜,创建生态景观路泰州引江河疏港公路绿化景观工程
因“土”制宜的生态廊道太仓城区道路景观改造设计
强化园艺化,创新立体化镇江市长江路滨水带环境提升及生态湿地设计
活力南滨、翡翠长岸张家港金港大道景观提升设计
“岛链式”空间塑造多彩迎宾大道上海东方丽都花园景观设计
小桥流水畔的城市伊甸园江苏溧阳龙泉山庄景观设计
景观色调中的诗章韵律镇江内江滨水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重塑大、小尺度之间的张力,塑造混合的开放空间和新社区福建宁德东湖南岸公园园林景观设计
因物施巧的“节约型”生态公园探索与实践江阴市霞客大道及延伸段景观设计
从“通道”走向“廊道”的探索与实践古典园林与建筑类:太仓同觉寺
上海亦境古典园林与建筑类:溧阳高静园
上海亦境太仓人民公园改扩建工程
意取“弇山园”,情生粉黛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