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位于中国交通大学的“发祥地”——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东南角,徐汇校区起始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基地范围内的“华山路校门”、“盛宅”、“老图书馆”三个建筑是中国第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交通大学的百年变迁。经过百年风霜洗礼,华山路入口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其西侧的居民住宅楼严重破坏了百年历史建筑”三足鼎立“的空间格局。设计旨在通过对历史建筑实体和空间格局的保护更新、人文历史和生活记忆在场地中的传承延续、空间功能的多元化拓展,重塑了华山路入口空间的时间厚度,强化了上海交通大学校园“第一印象”,从而激活交大华山路入口环境的场所精神,成为链接校园与社区的新触媒。该项目荣获2023年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问题与挑战
华山路校门始建于1935年,中国古典皇家建筑风格;老图书馆建成于1919年、文艺复兴的巴洛克风格,标志着交通大学初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的校园体系;盛宅建成于1923年、西洋建筑风格、具有老上海石库门建筑特色。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展现了上海交通大学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国际化视野。
理念与特色
设计旨在通过对历史建筑实体和空间格局的保护更新、人文历史和生活记忆在场地中的传承延续、空间功能的多元化拓展,重塑了华山路入口空间的时间厚度,强化了上海交通大学校园“第一印象”,从而激活交大华山路入口环境的场所精神,成为链接校园与社区的新触媒。采用北挡南开、南北联通的空间策略,营造上风上水的门前广场、简而意足的老图书馆花园、精而造疏的盛宅花园,视觉上连通被主干道割裂的南北空间,以凸显华山路入口作为交通大学第一校门的唯一性和典型性。
通过查阅史料、访谈历任校领导、咨询专家等,系统地考证场地中历史遗存的价值。以创意化的景观艺术形式纳入校史游线,为老空间注入新血液。通过数字化手段将虚拟与现实结合,传承场地的人文精神和历史记忆。
▲休息交流的校友
面向新时代多元交流的发展需求,历史保护建筑被赋予新的功能。老图书馆作为校史馆,承担了记录、展示校园历史的功能;休闲台阶、校史路径等作为交大校园精神与校史教育的室外课堂,为在校师生提供阅读交大历史的平台,同时也成为社区和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盛宅成为校友之家,承担着接待、展示和校友交流的功能。
4、打造“上风上水”的门前广场、“简而意足”的老图书馆花园、“精而造疏”的盛宅花园
充分尊重了校门原有的外观、尺度与细节,优化场地的功能与流线,象征性重置了原校门金水桥的两座汉白玉的桥头灯柱和栏杆。调整后的围墙与马路中轴点形成60°、120°视域,让人们可以一眼尽收交大入口景观,形成了完整的观赏面。
▲青翠的草坪衬托着老图书馆建筑立面
效益与影响
1、重塑了华山路入口空间的时间厚度,成为链接校园与社区的新触媒建成后的华山路入口,再现消失的历史记忆,激发师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成为诠释交通大学人文精神与展示校园记忆的亮丽名片。校庆日,很多高龄校友留恋忘返,领儿孙来此寻找学生时代的足迹,并产生强烈的文化共鸣和历史敬意。同时,大量游客、周边社区居民和中小学校生慕名而来,成为链接校园与社区的新触媒。
方寸微景观,生活小确幸 | 妇女节特辑
2025-03-07亦境连续三年上榜上海市民营勘察设计企业20强 | 喜报
2025-02-19是时候踏上泾县旅游公路,来一场探秋之旅!
2024-12-20上海市“美丽街区Citywalk”优选路线上的亦境作品,一起来打卡!
2024-12-04扎尕那旅游小镇藏地养生中心主体竣工 ——农文商旅项目一体化设计成就新地标 | 亦讯
2024-11-15亦境亮相2024上海国际城市与 建筑博览会 | 亦讯
2024-10-31笃行·远航 | 亦境十六周年寄语
2024-08-08亦境2个项目获评苏州市“园林杯”最美口袋公园 | 喜报
2024-06-28央视新闻播报“信阳星宿川露营基地项目” | 亦讯
2024-06-14祝贺汤晓敏教授荣获“第一届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巾帼建功标兵优秀女工程(建筑)师” 称号| 喜报
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