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亦境公司组织了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全要素设计与产业延伸”的研讨会,会议在风景宜人的昆山计家墩溪地阿兰若度假村会议中心举行,亦境公司管理层与业务骨干参加了研讨。


会议邀请了阿兰里文旅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乡伴文旅集团联合创始人郑光强先生和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数字景观实验室主任张洋博士做了专题分享,亦境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分享了乡村板块项目实践的心得及未来发展的构想,共同为亦境公司“农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业务板块发展谋划蓝图。研讨会由亦境公司创始人、首席设计师王云教授主持。


王云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

上海亦境首席设计师



设计改变乡村——【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建设计实践与探索】


郑光强

阿兰里文旅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溪地阿兰若民宿品牌创始人
乡伴文旅集团联合创始人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设计实践导师

从昆山计家墩、安仁南岸美村、浦东祝桥星火村等全过程乡村设计案例的分享,强调了新时代乡村设计需要的是“全过程、陪伴式”设计服务。设计必须扎根在乡村环境中,结合乡村的文化、景观、产业等特色,以创新的设计和运营模式,给乡村带来活力,使不同的人群能够在这里碰撞相遇,也给长住民提供高品质的度假、生活、工作。




设计-让乡村生活更美好


汤晓敏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导
亦境公司首席景观设计师
亦境景观院院长
首先,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到乡村发展面临的困境的系统分析,强调乡村设计不应局限于我们肉眼可见的建筑、景观等,也不仅仅只是让乡村变更好看。应聚焦美好生活的营造,走进乡村现场,尊重在地文化;恢复生态环境;坚持以人为本;重视运营思维,以此构建多维一体的乡村设计体系,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引导乡村建设。其次,分析了“数字乡建”、“艺术乡建”、“农旅融合”的广阔前景。最后,分享了亦境景观院在农旅、文旅、交旅融合领域的实践探索,以及未来在乡村领域如何开展“景观+”的要素拓展与产业延伸的设想。


数字景观实践的思考与展望

张洋

上海交通大学数字景观实验室主任
亦境数字景观中心技术总监
报告中强调数字化中国已经被提到国家战略,也会成为风景园林日后发展的动力。园林景观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抓住主要需求,做刚需的场景和产品。当前公共空间普遍面临活力不足、服务能力欠缺、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为此提出运动科普,运营和管理3个场景来解决问题,共同努力迎接挑战推进风景园林的智慧化。
针对长三角潜力市场的开拓,提出了通过整合上海交大数字景观实验室、上海亦境数字景观中心以及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三方资源,形成长三角市场全产业链、全流程服务体系。



全要素设计与乡村运营新模式


彭偕行

亦境创意空间研究所所长
在分享中介绍了省级特色田园乡村钟家村、洑家村、李家园村、龙峰村、桂林村等案例。通过系统的专业驻场整村运营,盘活乡村闲置资产,串联乡村优美景点,注入文化创意元素,导入绿色产业业态,打造特色田园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型旅游度假区。



项目实践中的反思与总结


刘磊

亦境休闲空间研究所所长
分享了在项目实践中乡村建设存在起步、发展和新时期三个阶段,并存在碎片性和发展条件多样性等问题。可从新型发展平台的建构、乡村运营模式的塑造及乡土生活场景的建设三大类型来设计乡村,也可以从场景营造设计乡村,其中又可以分为乡村行政管理和外部资源介入合作两种类型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全要素设计与产业延伸思考


解大伟

亦境建筑院院长
从我们专业相关的角度来看,一围绕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人、地、钱),来做一些政策方面的研究和梳理,如何从政策中发掘这三点的项目切入点极为重要。二以经营为龙头、服务无死角、质量是生命、利润是目标来摸索提高设计收费水平与拓宽运营效益的途径。三遴选优质项目,来打造样板工程以树立品牌形象。四顺应乡村建设实际,加强适应性技术储备和人才工程建设。五探索全要素设计与产业延伸条件下开展多方协作、实施外引内联的有效机制。



乡村振兴项目市场分析


周赟

亦境市场运营中心副总监
我们要以一体化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引领乡村资源共享、科技介入助力乡村建筑设计、规范标准统筹乡村设计市场为切入点,从而助力美丽宜居的乡村设计。



驿路历程


战旗

亦境景观院副院长
在做完的和正在做的项目中,我们从旅游大道到空间的表达、植物的种植、主题化驿站(主题活动型、景区融合性、门户标识型、休闲娱乐型)等的改变来引入客流,尤其是通过驿站的植入,形成有活力的道路。驿站在概念、功能和发展模式上都在逐渐演变,但在政策背景下,美丽公路遇到和美乡村时,在此也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能做什么可以让两者更好的双向奔赴。


在讨论环节,亦境休闲空间研究所副所长文前勇也畅谈了未来乡村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可能是释放宅基地空间,重构乡村人居空间,治理生态空间。因此,乡村规划设计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变革:生态空间、人居空间、产业空间。生态空间方面,要根据农业部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寻找生态整治的切入点和方法。产业空间方面,要结合县域的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弥补现有的不足和缺陷。人居空间方面,未来的乡村格局可能以行政村或中心村为核心,中心村集聚2千-5千人左右的居住区,周边可能配套局部产业空间,并保留居民点,围绕这种人居空间,可能会有一些串点和沿线布局。

亦境公司副总经理、建筑院副院长董锋认为,我们要立前端+搭后台的模式,整合前面各自讨论探索的方向,实现多目标并进,即归结为要服务化和数据化的管理,相互提出建议或者寻求帮助。
在会议最后,王云教授对本次交流进行了总结。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就是更新。在政策背景下,我们要确定好亦境的定位,利用好亦境的优势。在亦境内部也要加强交流机制,搭建交流平台。今后要在乡村振兴这板块大踏步地前进。





乡村振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发展。这也对乡村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设计也应当真正立足乡村,增强乡村吸引力,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构建新时期乡村可持续发展道路与机制,探索符合地方特色、适用性强的乡村规划编制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