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路路
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方案创作中心 艺术总监
工程师
代表项目
1. 张家港湾生态整治工程景观设计
2.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华山路入口景观更新
3. “昆小薇”行动计划之昆山市“稚趣街角&学区路”设计
4. 丹阳普善新九曲河风光带及配套服务设施景观设计
5. 昆山市夏驾河“水之韵”城市休闲文化公园
6. 溧阳市湾溪公园(三期工程)设计
7. 张家港市绿地系统规划(2014-2030)
8. 太仓港区七浦塘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9. 上海市松江区油墩港(新松江路-文诚路)沿河休闲绿地景观设计
10. 镇江古运河中段景观及配套设施景观设计
11. 上海松江区泗泾公园综合改建项目
初见陈路路,你会觉得他是一个大大咧咧的糙汉子,表面上看起来好像玩世不恭似的。但是,当与他交谈之后,不难发现,他的内心有着非常柔软的一面,对美和艺术有着细腻的触感,对设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事业有近乎固执的坚持。
初生牛犊的坚持
对于当初为何会选择设计这个职业,陈路路坦言,其实他从小就喜欢画画,以后想当一个画家,但现在这个社会做画家没法活下去,艺术形式太多了,能做成毕加索这样的大师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艺术总是相通的,于是大学时候选择了设计专业,毕业后学啥干啥。他自认不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没有足够大的野心,就是有股劲想做设计。他毕业那年正赶上世界金融危机,设计公司基本不招人,同学很多都转行了,自己只盼望着有家设计公司能收留自己。正好那年亦境公司成立,靠老师的推荐,他从业至今。他说,做设计是年轻时候的一个雄心,非常固执,非常愚蠢,就是非要做到,也是他工作的一个驱动力。但其实,设计这个职业,很难发财致富,很大程度上只能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糊口而已。孔子曾形容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陈路路觉得,做设计就应该这样。
内心住着艺术家的设计师
做设计就是解决问题
Q1:从业这些年来,你对于设计这一行业有什么样的感想和体会呢?
A:“感悟有很多,也很简单。做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土地问题、生态问题、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刚开始做设计的时候,你要像一条狗一样,不要有思想,不要有知识,要有动物性,感觉最要紧,你顺着感觉得嗅到问题本源,然后再用你的知识与经验去解决。
比如像做城市更新,那么小的地方,你得敏锐地找到各种绣花针一样的小问题,然后再穿针引线,用你的智慧绣一朵城市的大红花。还有就是解决问题手段不要太复杂,要纯粹、一针见血。有一次我去土耳其,在安纳托利亚的老城乱逛,在一个古罗马海港边的山城顶上有个小花园,穿过几个残破石廊,窝在城市角落里,就一百来平米。和欧洲城市不一样,伊斯兰教不允许偶像崇拜,没有圣像雕塑,只是花、三角梅,开得到处都是,真艳,放几个坐凳,面朝大海,当地人都喜欢来这里坐坐。人挺多,还有人弹balama,合着大海涛声,合着海鸥喳喳,美呆了。这些地方不去打理也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平台,简单一打扮,几丛花,几把座椅,一下有了灵性,有了老城的精神。有时,设计就该抛开杂念,‘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个意思。”
城市微更新就是给城市做微创手术
Q2:你刚才提到了城市微更新,那在你自己做城市微更新的项目和实践中,有什么难忘的经历或者想要分享的吗?
A:“城市微更新就是给城市做微创手术,切口小,但可以解决大问题,这些手术的地方往往在城市的核心,老百姓关注度高的,因为牵扯面广,做起来很难,有时候甚至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但这些小地方往往能解决百姓的大问题,甚至连点成面,唤醒一个城市的活力。
在做昆山稚趣街角项目的时候,基地在小学校边上,我去看现场,正好是家长接送时间,因为没有停留场地,家长就那么在校门口的人行道紧紧站着,满眼期盼焦虑,气氛非常压抑,接到孩子赶紧扭头逃离,校门口瞬间水泄不通,车喇叭声谩骂声此起彼伏,场面一团糟糕。于是我们把校门口几近荒芜的林地用起来,作为给大人等待孩子的场所。布置的很简单,一块小场地和几组木坐凳。坐凳设计的很巧妙,凳面高差不一,这样大人和小孩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位置,凳面做的很宽,让好动的孩子坐得更加自由,地面铺装彩色结合游戏图案,让刚放学的孩子可以在这里得到短暂的放松。原有的香樟林为场地遮阳避晒,场地边缘布置知识花境,隔断边上大马路的交通威胁,各色花草也让孩子寓教于乐,培养自然的乐趣。后来设计做好了,校门口也不堵了,家长也不急着接着孩子走了,喜欢在这里坐坐和孩子聊天,场面温馨和睦。【昆山稚趣街角项目】推动了‘昆小薇’行动的高标准起步,一年多来接待全国各地相关部门的考察学习,被国家住建部推荐为示范项目。”
昆山市“稚趣街角&学区路”↑
像这样城市微更新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把这些小空间再通过城市绿道系统、生活圈层联系起来,融入城市发展,成为城市命运共同体。而且这些小微空间随着时代前行与社会进步不断自我更新,那么城市就一直充满着活力与正能量。这些项目也普遍获得了业界的肯定,比如,获得IFLA APR卓越奖的镇江古运河中段景观提升设计,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优秀工程设计奖一等奖的丹阳普善新九曲河风光带及配套服务设施景观设计、昆山市夏驾河“水之韵”城市休闲文化公园,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二等奖的太仓港区七浦塘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奖二等奖的张家港市绿地系统规划(2014-2030)等等。
做设计“很难”
Q3:设计是一个深耕而成的职业,需要时间的打磨和历练,你在做设计工作的这些年里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A:“做设计‘很难’,难处到处都是。首先是‘创新太难’,我从未试图去创新,很多业主嘟嘟嚷嚷要与众不同,我就厌烦。什么是创新,那只是一种意识形态,东西做出来了,看上了叫创新,看不上就是没新意,所以设计师‘太苦了’,好的东西人家未必能看上,人家看上了未必你自己喜欢。但也有很多‘阳春白雪’,大家都喜欢的设计,比如之前说的‘稚趣街角’,也没有什么很有创新特别的地方,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那就是好的设计。其次是‘过程太难’,有甲方乙方对接的过程,有自己团队协作的过程。和甲方对接尤其难,能叫‘甲方爸爸’并不是浪得虚名的,有时候甲方给你的设计周期特别短,要求还特高。比如之前我们在做张家港湾项目,作为长江大保护政策的背景,这个项目非常有时代性与重要性,甲方也非常重视。但从设计到建成只有半年,所以非常熬人。首先你不能急躁,这么多年的砺炼早已让你成为了设计的‘快手’,过程得有的放矢,精准设计,使团队高效运转。虽然只有半年,但项目建成效果不错,获得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奖三等奖,中央电视台也做了特别报道,社会反响挺大。”
张家港湾↑
感觉闲着就是浪费生命
Q4:你说了创新很难,但设计又是一个需要不断产出的过程,那你会从生活的其他方面去汲取营养吗?你平时的业余生活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A:“我爱好挺多的,平时喜欢读书,尤其是关于人文历史、艺术设计类的书籍,平时也看看展览,给脑子充充电,研究些无聊过时的艺术,还有旅行拍照。年轻时喜欢背包骑行,成家之后和媳妇周游世界,有时也画几张小画,总之不喜欢闲着,感觉闲着就是浪费生命。
我看书是有的放矢地看,艺术类诸如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的欧洲绘画、中国山水画,那是自己喜欢。学生期间研究过,工作之后也很难落下。翻翻画册,临摹大师作品,有机会也会出去写生,这些在生活闲暇之中都是常态,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我觉得这个习惯挺好,可以训练你的艺术眼光。设计行业需要艺术的眼光,眼光高了,作品就更出彩了。
阿斯克勒庇俄斯 纸本素描↑
清晨的金角湾(局部) 布面油画↑
因为喜欢世界各处跑,所以我还会研究当地的历史人文,尤其是历史,景观与建筑总是以历史为背景焕发特有的魅力。但如今在中国,这些魅力正在衰退甚至消失。十年前年轻时,我喜欢在国内各地骑行,那时候很多地方还没有成为景点,人迹罕至,美不胜收,如今这种地方却越来越少。记得五年前,我骑车沿着福建沿海,在荒无人烟的霞浦滩涂看日出日落,看渔民晾晒海带,自然人文美丽得一塌糊涂。去年我开车去那边想再看看,跨海大桥造好了,滩涂边建了大型停车场,进去停好车拍照片50块钱一次,我转头立马走掉。我觉得我们设计师有责任,没有尽力去保留这些质朴憨蠢的景观,难以阻挡城市迅速扩张与快速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破坏力,力量虽小,但也可以蚍蜉撼树。
比如在设计我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那一百多年的华山路校区景观的时候,我们把校园散布的老石头老柱头都收集保留下来,作为场地的设施与记忆标志,结合花境,注入活力,重新焕发生机。有时候我希望设计师应该勇敢一点,不能一味助推那些只追求利益的社会权力。”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华山路入口↑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在交谈的过程中,陈路路说,他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喜欢自在随心,真实洒脱,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雅致神往。弗洛姆说,“意志是自由自在的,人实现了他的意志,也等于实现了他自己,而这种自我实现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最大的满足。”他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喜欢并忠于一生的事业,不被世俗拘束,自由自在干自己想干的事,这才是人生的快乐。